[文章轉(zhuǎn)載]學做母親 而不僅僅做媽媽

來源:internet     作者:秩名    發(fā)布時間:2009-11-26

  近日,以“蘇杭教子”而聞名全國的優(yōu)秀母親蘇杭女士專程從天津趕來做了關于家教的專題報告。介紹了她是如何強忍著病痛的折磨,將自己的孩子培養(yǎng)成杰出大學生的育子經(jīng)驗。

   幾年前,蘇杭女士就被診斷為“時日無多”,但是,她硬是憑著堅韌的毅力,一邊頑強地與病魔進行著抗爭,一邊悉心地指導著孩子的學習,終于把孩子培養(yǎng)成優(yōu)秀大學生。因此,她的事跡不但充滿了悲壯主義的色彩,同時也更發(fā)人深省。
  蘇杭是《我們是這樣教育孩子的》系列家教圖書的第三本《杰出父母――5位中外杰出父母的成功經(jīng)驗》中的其中一位母親。這一家教系列圖書已被全國婦聯(lián)“世紀父母讀書活動”選中,做為指定用書在全國推廣。該系列書的主編、華東交通大學母親教育研究所所長、被《中國青年》評為“可能影響21世紀中國的100位青年人物”的王東華先生經(jīng)過3年的搜集和調(diào)查,在對國內(nèi)外數(shù)十名杰出父母個案的研究的基礎之上,再度推出了一個嶄新的觀點:做母親,還是做媽媽?他認為,母親和媽媽不是同一個層次的概念,媽媽只是一個生物意義上的概念,而母親的概念要比媽媽崇高寬泛得多。作為母親,在承擔著撫養(yǎng)孩子的義務的同時,還扮演著第一教育者的社會角色。而在當下,大多數(shù)人都將兩者混淆了。他呼吁全天下的母親都應該樹立一個母親意識,告別簡單的媽媽意識。
  王東華說,作為望子成龍心切的父母們應該明白:成功從來都不是孩子一個人的事情,都是和父母背后的努力密不可分。
  但我們很多父母其實都不知道這點。當他們看到孩子成績不好時,以為打罵就能改變,而沒想到自己該如何去幫助。這些道理只有成長個案才能完整地帶給人們,它把孩子成功背后作為幕后導演的父母們的良苦用心,完整地展現(xiàn)給我們看,很真實,同時也會令父母受啟發(fā)。
  王東華認為,真正的家庭教育是沒有國界的,其目的都是為了孩子不僅是在事業(yè)上能有所成就,而且在人格塑造上更是臻于完美。但是中國父母在觀念、意識上要進行學習。我們中國的父母往往是等孩子出生、上學乃至出了問題以后,才開始重視起孩子的教育,摸索著前行,而外國的杰出父母家庭教育意識比較濃,甚至孩子出生前就已經(jīng)做了相應的一些準備。
  中國父母還有一點需要學習的就是要有平常心,因為平常心是進行好家庭教育所必須的起碼心態(tài)。中國父母太在乎孩子學業(yè)的成功了,為了孩子學業(yè)的成功不斷地給孩子加壓。而外國杰出父母對孩子采取的則是一種人本主義態(tài)度,為孩子一生的幸福設計,創(chuàng)造條件讓孩子順著自己的意愿去發(fā)展。

上一篇:沒有了

下一篇:[文章轉(zhuǎn)載]談家庭教育的誤區(qū)

国产午夜片无码区在线观,一级毛片国产A级片,日韩国产欧美一级,国产精品手机在线无码不卡